Raspberry Pi 基金會於 2021 年 1 月推出 Raspberry Pi Pico,正式進軍微控制器(MCU)領域。Pico 採用基金會自主設計的 RP2040 晶片,該晶片配備雙核 ARM Cortex-M0+(運行頻率最高可達 133MHz),內建 264KB SRAM 和 2MB Flash,其 GPIO 輸出為 3.3V。2024 年 11 月,基金會推出了 Raspberry Pi Pico 2 W 版本。其中「W」代表此版本內建 802.11n 無線網路功能,其核心晶片為 RP2350。
Pico 本身內建 bootloader,但不像 Raspberry Pi 或 Pi Zero 那樣運行 Linux 作業系統。為了方便開發,Raspberry Pi 基金會提供了 C/C++ SDK 和 MicroPython SDK。軟體和硬體與Raspberry Pi Pico 1相容。 Pico 也支援 TensorFlow Lite 框架,可用於開發輕量級的機器學習應用。
7 × 7 mm QFN-56 package
Raspberry Pi Pico 2的硬體規格:
雙Arm Cortex-M33或雙Hazard3處理器@150MHz
520 KB片上SRAM
2個UART。
2個SPI控制器。
2個I2C控制器。
24個PWM通道。
4個ADC通道。
1個USB 1.1控制器和PHY,支援主機和裝置。
12個PIO狀態機。
工作溫度-20°C至+85°C。
支援輸入電壓1.8–5.5V DC。
Raspberry Pi Pico
Pi Pico 擴充板規格
由於Raspberry Pi Pico 本身並未內建任何感應器,為了使其能夠應用於物聯網(IoT)及邊緣人工智能(Edge AI)等領域,特別採用了台灣程式教育協進會開發的 Pi Pico 擴充板。該擴充板的規格如下:
Pico + Pico 擴充板的一些物聯網應用
DEMO1
DEMO2
DEMO3
DEMO4
[課程]Raspberry Pi Pico 物聯網應用實作
https://bit.ly/4hTRptE
- 理解 Raspberry Pi Pico 硬體架構與擴充功能,並能運用 GPIO、ADC、PWM 等技術進行基礎硬體控制與感測應用。
- 熟悉 Thonny IDE 與 MicroPython 程式設計,具備多執行緒與時間控制能力。。